工作前5年,決定你一生的財富 - 為什麼理財你學不會
最近出書熱,甚至都有氾濫的趨勢。
所以有時候收到快遞,看到書名就有點讀不下去。
雞湯也好,勵志也罷,說的太多難免會有點膩。愛情故事,都市感情,來來去去也就那麼點兒事。
而且坦白說,我自己就寫這個路數的,所以大部分同類型的書,我很容易翻翻就放下,因為太熟悉這套路。
拿到三公子這本書之前,我已經偷偷關注她有段時間了。
打開這本書去讀的時候,第一次有了一種飽滿的感覺。
不是兌了水的人生感悟,也不是讀書筆記加觀影感受冒充指導思想。
就是實打實,掏心窩的理財歷程。
我先提醒你,不要被論文體的排版嚇到。
讀一章之後,你會壓根不想快進。
當然,讀這本書的時候,也勾起了我非常多的回憶。
比如記賬的那段,買個小本,第一天帶了本子沒帶筆,第二天帶了筆沒帶本子。第三天本子和筆都帶了,結果吃完忘記記了……
還真的和我當年一模一樣。
我用的記賬軟件也是隨手記。
我的人生也是從記賬開始有所改變的。
當你學會克制慾望,也許才是自我管理的第一步。
所有的放任,都只有開始幸福,之後空虛。
我要承認,我在理財上不如三公子。
我和她一樣,度過了第一階段的存錢期。後來就停止在這裡了。
可能是收入上漲之後,反而對物質的渴求沒那麼高了。
我發現,有時候當你在比較低的位置的時候,你反而更喜歡用物質來武裝自己。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那些月薪三四千的洗頭小妹,卻人人一手蘋果最新的手機。
因為日子已經很辛苦了,幹嘛不多多善待自己一下。
其實更多的潛意識裡,也許是:我不在乎什麼明天不明天,我只是希望當下活得開心。
理財,首先要改的是一個觀念。
不管你是試試看也好,還是受挫想好了也好。總之,想法的改變才會帶來行動的改變。
存夠你的第一桶金,你才能開始理。
大部分死在存錢上。
有的是存不下,有的是存了之後不知道怎麼用。
我屬於後者。
記賬,做預算,這是存錢的過程裡你要掌握的技能。
也是建立你的理財模型的開始。
但是,也僅僅是個開始。
為什麼好多人吵吵理財,後來都容易半途而廢?
因為淺嚐輒止。
因為後面太辛苦了。
三公子的書裡記錄她積累好第一桶金之後開始購買基金。
其實我當年也做過基金定投,虧了10%就取出來了。
我想大部分的人和我一樣都是理財小白。
沒錢的時候就是傻傻存錢。
有錢了之後,才發現,不知道存的錢怎麼去生錢。
而這個生財之道,不是別人教你,你就會的。
現代人都太懶了。恨不得別人告訴你,現在你就買什麼,之後她最好能一鍵操作,這樣的你能賺到錢,那一定是老天瞎了眼。
三公子真的是手把手地從基礎分享她的基金常識,包括她用什麼網頁,以及怎麼開戶,購買等等。
而這也僅僅是個開始。
投資的風險不是來自於你的失誤,而是來自你的盲目。
不是你不想去了解,而是你懶得去了解。
為什麼?
你看看後來三公子進軍股票界她所看的書,網絡上所關注的大神就知道了。
我粗略的統計了一下超過四十多本,其中還有那種四十多萬字的大部頭著作。而這些還是她閱讀了很多拼湊圖書,垃圾圖書等等一堆書裡,大浪淘沙推薦的。
所以你可以想像她為了理財,讀了多少本,又做了多少筆記。
為什麼你懶得去了解,因為太難了。
這麼大的閱讀量不但平衡的是你的投資技巧,還有一大部分是平衡你的投資心態,以及你更深入了解經濟形勢的走勢。
在三公子的股票投資配比上,她把寶都壓在銀行股。
為什麼?因為她相信再如何銀行不會破產。
這是她的理解,她也這樣去做了決定。
下跌就買進。
買進是為了平攤損失。
而這些決斷力,都來自對經濟形勢大量的了解上。
都是一分一秒的花時間閱讀研究得到的成果。
這些成果,不能轉嫁。
也不可能一秒鐘塞進你的腦子裡,讓你變成她。
據說,如果一個人每天都琢磨一件事,始終都琢磨一件事,他一定會到達目標。
因為他每天都在想怎麼去實現它,所以所有的付出才會有結果。
正是因為我們都知道困難,所以有些人去做了,才擁有了比我們更多的機會。
我們喝了太多的偽雞湯、假勵志,所以都厭煩得不行。
可其實什麼才是勵志?
不就是很實在地讓你看到,我是怎麼去做,並且一步一步做到的麼?
這本書,作者自嘲說,寫的很流水賬,但卻是真樸實。
它沒有任何大道理,只有一步一步去做的記錄。
它的確不是為了以傳播為目的而存在的。
沒有小的段落。甚至可能都沒有可營銷的短文。
沒有聳動的標題,和假模假式標新立異自以為了不起的世界觀反撲。
它用看似最笨拙,卻是最真實的表達,呈現給你的是最大的誠意。
我在微信上和她說,這本書很難得,就好像一本字典。
而且是專門為初學者打造的字典。
只要你想了解的時候,隨時拿起來翻閱都可以。
它是一本可以留存下來的書。
不會隨著風潮的轉變而降溫。
當然,它也許也因為這樣的屬性,而未必會大紅大熱。
未必會達到什麼上市幾個月狂銷多少,席捲多少高校,創下什麼記錄。
可那些數字代表不了什麼。
我不知道三公子以後還會不會寫理財的書。
但我知道,兩三年後,那一批同仁出的書,可能都未必能留在我家的書架上。
那些小說、故事、說教、雞湯,也許會統統進了回收站。
但這本書會留下來。
理財的事,不是給你配一本書你就能學會。
給你配一個秘書你也未必會。
但擁有一個學習的方法,一個入 門的方向,一個路徑的指引,等待一個讓自己改變觀念的瞬間。
那時候,你會特別需要它。
這本書有很多青澀,也有新人作者的不足、欠缺、甚至是遺憾。
但這都不妨礙它成為你想理財的時候,第一本值得買的引路書。
從方法,到心態,從延伸閱讀,到成長路徑,一應俱全。
這是值得五星的一本滿意之作。
但,書再好,最後還是要自己去做。
路要自己去走。
財也要自己去理。
好了,我也要好好想想銀行卡里的那些一直呆在活期賬面上的錢到底應該干點啥!
Source: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62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