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建築 - 隈研吾的反思與局限
要讀這本書,我想是需要一點勇氣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與編寫這本書的出版社有關,大段大段的論述,極少的圖示,枯燥無味的語言佔據了絕大部分。
與《十宅論》著重於方法論不同,如果把隈研吾的書比作某種哲學的話,那麼《負建築》實際上用來闡述這種哲學的世界觀。我們看到當代日本建築師的書,往往有對現代主義的反思,但隈研吾的這本書,已經不單單是對現代主義的反思了,他所反思的客體是建築本身,從古典主義折中主義到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無一不是他批判的對象。
他在書的序和第一章中就已經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人本身是厭惡建築的,厭惡建築的巨大性和永久性;而現代資本主義卻讓每一個人瘋狂追逐那一畝半寸地上孤立的建築,因為建築已經成為了資本流通的環節,而對資本的追逐造就了建築的表面繁榮。這種繁榮是以泡沫化和資源消耗為代價的。
這段反思對於今天中國的建築無疑是一個預言,作者站在的是30年代歐美和80年代的角度說的這些論點,可現在中國建築業不也就是這樣的無休止的資本遊戲?
從這個論點出發,作者認為現代主義是適應中產階級與資本主義無休止的追逐資本而相應產生的。他認為現代主義大師柯布西耶和密斯之所以獲得充分成功是因為他們的創作完全脫離了學院派美學,站在徹底批判古典主義形式主義的角度去迎合了資本主義的巨大需求。因為現代主義的去美學屬性,讓建築成為了一種直接而成的商品,易於建造,易於讓業主自主去實現它的個性化,所以迅速佔據了建築話語的主導地位。
隨即作者對現代主義提出了尖銳的批判,認為現代主義是缺乏美學取向的,同時也是異常脆弱的,他認為現代主義已經用所謂的功能去取代了建築本應該有的藝術質感。但在書中,似乎作者也沒有提出彌補現代主義缺陷的合理方法。為什麼?我們看到,書中對後現代主義和地域主義存在批判傾向。
作者從80年代日本地產泡沫化和日本建築師本身的價值取向兩個角度去闡釋了後現代主義。他認為後現代主義的本質還是現代主義,只是這種現代主義是對美學的回歸,所以書中他常說柯布西耶的建築趨向表現派,而真正表現派的東西卻趨向現代主義。其實讀到這裡我也沒太明白隈研吾的用意,在談到古典主義的時候,隈研吾把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作為整體批判古典主義,甚至認為後現代主義擁有更大的批判性,但是談到現代主義的時候,隈研吾又把這兩種主義作為對立的單獨存在。
仔細想想,隈研吾的觀點有可能是,其實建築不應該存在所謂的主義劃分,很多建築師專注於所謂的風格或者去風格,而忽略了建築巨大性與永久性對人類產生的不適感。因為全書對於任何一種形式的建築包括建築設計本 身充滿了悲觀論調,認為這是二十世紀的失敗與資本主義的失敗。
但作者也無可奈何,作者身處建築圈,實際上批判的也是自身。我們知道隈研吾的建築帶有濃重的地域主義與現代主義的融合傾向,他可能也是在這中間尋找平衡,這在《十宅論》裡有更多的闡述。 因為身處建築圈而有更多反思,同時又因為身處建築圈又不得不去用這些被批判的方法,可以看到,作者悲觀的源頭很可能是自身對設計的無奈與局限。 無論如何,這本書對建築學學生的世界觀養成有一定的啟發意義,他摒棄了很多人某種對建築的崇拜情結,站在了一種對建築本身否定的角度去思考建築的未來之路,無論怎麼說,會讓讀者更加客觀的去看待建築。
我想,這可能也是隈研吾的用意吧。
Source:https://book.douban.com/review/372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