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聆聽音樂 - 讀書筆記及聆聽練習完整答案。



對著書跟 ​​公開課視頻看了一遍,收穫很大,還有好多模糊的地方,還要重讀的。最後幾章讀得很粗略,有點虎頭蛇尾了。


讀書筆記:聆聽音樂
基本信息: 
書名:聆聽音樂
作者:(美)克雷格.萊特(Craig Wright) 
譯者:佘志剛,李秀軍
出版者:三聯書店
版次: 2012年4月第一版,2012年11月第二次印刷
讀書筆記(開始時間:20131023)
第一部分音樂的要素
第1章聆聽音樂
音樂傳播方式:口口相傳->樂譜->模擬->數字。
必須全身心地專注於音樂—不要將其僅僅作為其他活動的背景音樂。
交響曲(symphony)是為管弦樂隊創作的音樂體裁或類型,又被劃分為樂章(movements),典型的四個樂章速度分別為快速、慢速、中速、快速。
動機(motive):是一種短而清晰的依靠自身的能量發生作用的音型。
協奏曲(concerto)是一件獨奏樂器和(有時是對抗)整個樂隊構成的音樂體裁。
和弦(chord)是兩個或更多音高的同時發響。
音詩(tone poem)或交響詩(symphonic poem)是為管弦樂隊創作的單章作品,試圖捕獲音樂中與故事、戲劇或個人經歷相關的情感和事件。
第2章節奏
節奏、旋律與和聲是音樂的建築材料。音樂的時間過程(節奏)是用放置在橫軸的音符來表示,黑色音符要比白色音符運動更快。縱軸表示音高(旋律和和聲),音符位置越高,所表示的音越高。
節奏(Rhythm)是音樂中時間的組織。節奏將時間劃分為長、短段,並由此形成旋律的音高。拍子(beat)是將時間的過程劃分為相等單元的均衡律動。最經常出現的拍子單位叫4分音符,是音樂中的一個基本時值。大多數音樂是2/4(4/4)和3/4拍子的。
切分音:將強音放在一個弱拍上或者拍子之間。
速度:通常在每分鐘60-100拍子之間,由慢到快為,grave(莊嚴的)->largo(緩慢的)->lento(慢速)->adagio(慢速的)->andente(行進的)->andantino(比行進稍快)->moderato(中速)->allegretto(中快速)->allegro(快速)->vivace(活潑的快速)->presto(非常快)->prestissimo (最快)。不同的作者和演繹者有不同的理解,差異很大。
第三章旋律
旋律(melody)是一系列音高的排列所組成的一個有凝聚力和令人愉悅的音樂線條。美麗旋律由四個因素構成:(1)一個穩定的調式中心。(2)向前運動。(3)一個目標或者高潮。(4)有一種安定感。
音高(Pitch)是音響或高或低的相對位置。
八度(octave):振動頻率相差兩倍的兩個音。
五線譜上有一個譜號(clef)來指明旋律被演奏或演唱的音高區域。升號(#)意味著將原有的音符上升到挨著它的上方鍵,降號(b)是降低這個音符到下方相鄰的琴鍵上,通常都是黑鍵上。
聽旋律是欣賞音樂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旋律包含了作曲家想要傳達的主要樂思。
旋律有一個中心音,稱其為主音(tonic),旋律往往圍繞著它進行,並且常常結束在主音上。圍繞這一中心音的音樂組織結構被稱為調性(tonality)。一個調(key)不僅表示一首作品建立起的調性中心,而且也表示它使用的音階形式。
音階(scale)是音高在一個八度內按照固定的形式上行或下行的排列。大調音階(major scale)全音、半音排列的過程:1-1-1/2-1-1-1-1/2。小調音階( minor scale)是:1-1/2-1-1-1/2-1-1。
轉調(Modulation)是從一個調向另一個調的改變。轉調使音樂有了一種有力度的運動感。
大調旋律是明亮、愉快和樂觀的,而小調旋律是暗淡、悲觀甚至是不詳的。大調常被選擇來表現積極的情緒(快樂、勝利、自信、寧靜、愛情等),而小調被用來傳遞消極的感情(恐懼、焦急、悲哀、絕望等)。
半音階(chromatic scale)需要使用全部12個音,豐富了旋律的色彩。
旋律進行方式:1.級進(step):從音階的一個音到相鄰的另一個音。2.跳進(leap):從一個音到不相鄰 ​​的另一個音。
第4章和聲
和聲為音樂增加了深度和豐富性。和聲(harmony)被看做是為旋律提供支撐和豐富性的伴奏之聲。
和弦是和聲的構建塊。和弦(chord)就是指兩個或更多音高組合在同時鳴響。在西方音樂中最基本的和弦是三和弦(triad)。
主和弦建立在音階第一級音上的,是最穩定的,其他和弦都朝它運動。屬和弦(dominant)總是建立在音階的第五音上,在音樂的結束句中特別傾向於進行到主和弦。下屬和弦(subdominant)是建立在音階的第四級音上,經常進行到屬和弦,然後進行到主和弦,建立起IV-VI的連續進行。和弦這樣一種有目的的進行方式被稱為和聲進行(chord progression)。
一個三和弦中的音並不總是需要一起進入,可以在時間上先後出現。這樣一種破碎的或斷續的三和弦被稱為琶音(arpeggio)。
刺耳、不協和的聲音,稱為不協和和弦(dissonance),產生愉快、和諧的聲音,稱為協和和弦(consonance)。
第5章力度和色彩
力度(dynamics)是音量的不同程度,包括強音和弱音。
色彩(color)就是由人聲或樂器發出的任何聲音的音質。
人聲:分女高音(次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介紹各種樂器的聲音。
第6章音樂的織體和形式
音樂的織體是指構成音樂作品的旋律線條的密度和配置。有三種主要織體:單音織體、複調織體和主調織體。
單音織體(monophony):是沒有伴奏的音樂的單一線條,是所有音樂織體中最節儉的織體。
複調織體(polyphony):在音樂的結構中需要兩個或更多的旋律線條。對位(counterpoint)就是兩個或更多獨立音樂線條的和諧對立。
主調織體(homophony):各個聲部或旋律線條大約都在同時運動到新的音高。主調不同於復調之處就在於聲部的線條不是獨立的而是互相依賴的,他們以一種緊密的、連鎖在一起的方式向前進行。
曲式(form):是對重要的音樂內容的有目的的排列。手法:陳述、反复、對比或變奏。
五種最受人喜愛的曲式:1.分節歌形式。2.主題和變奏。3.二部曲式。4.三部曲式。5.迴旋曲式。
第7章音樂風格
音樂中的風格(style)指的是音樂諸多因素(旋律、節奏、和聲、色彩、織體和形式)在相互作用下產生的特殊的音響。
分期:中世紀(476-1474)、文藝復興(1475-1600)、巴洛克(1600-1750)、古典主義(1750-1820)、浪漫主義(1820-1900)、印象主義(1880-1920)、現代主義(1900-1985)、後現代主義(1945-現在)。
各個時期的具體特點見後面的章節。
第8章中世紀音樂(476-1475)
主要是宗教音樂,聲樂為主。
旋律:大多在較窄的音域內級進,很少使用音階中的半音。
和聲:大部分是單聲部的,沒有和聲。複調(彌撒、經文歌和尚松)有不協和的樂句,終止在開放的、音響空洞的和弦上。
節奏:主要用相等時值的音符演唱,沒有清晰的重音節奏。複調多寫成三拍子,並使用重複的節奏型。
色彩:主要是聲樂的音響(合唱或獨唱),器樂倖存很少。
織體:大 ​​部分是單聲部的。複調(兩個、三個或四個獨立的旋律線條)主要是對位式的。
形式:分節歌、三部曲、迴旋曲式。
第9章文藝復興音樂,1475-1600 
旋律:在適度狹窄的音域中以級進為主,可以看到一些緊張的半音。
和聲:更小心的使用不協和音,三和弦作為一種協和和弦,成為和聲的基本材料。
節奏:二拍子與三拍子一樣常見。世俗聲樂作品和器樂舞曲中的節奏通常是活躍而多變的,經常使用切分音。
色彩:更多的器樂作品保存下來,但主導的音響仍然是無伴奏的聲樂。
織體:四個或五個聲樂線條的對位複調織體在彌撒曲、經文歌和牧歌中隨處可聞,偶爾也有主調織體的和聲段落插入,以求變化。
形式:嚴格的曲式不常用,大部分是通譜體,沒有音樂的重複,也沒有標準的曲式結構。
第10章巴洛克藝術和音樂導論
巴洛克(Baroque),用於形容1600-1750年間的藝術,起初表示變形、過分和誇張。
巴洛克音樂的特點:1.有表情的旋律:各聲部不再是相等,已匯總極向性發展起來。2.通奏低音:由低音驅動的和弦的支持,它由一個或幾個樂器演奏。
巴洛克音樂的元素:1.旋律:一種是戲劇性、技巧性的歌唱風格,另一種是更加機械的,充滿音型重複的器樂風格。2.和聲:以和弦來構思的,而且與通奏低音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最短小和最常用的是VI的終止式,這樣的標準和聲進行的出現,為音樂增添了方向性和內聚力。3.節奏:是以一致性為特徵的。4.織體:用不斷變化的方式處理音樂織體。5.力度:力度的突然對比比漸強和漸弱更受歡迎。
第11章巴洛克早期的聲樂
宣敘調(recitative):單聲歌曲的最簡單的類型,是一種用音樂強化的語言,歌劇的情節通過它傳達給觀眾。
詠嘆調(aria):比宣敘調更激情、更擴展,也更動聽,它也傾向於具有一種更清晰的節拍和更有規則的節奏。詠嘆調表達角色對這些事物的感受。
宣敘調經常有連珠炮似的歌詞,而詠嘆調則用更加從容不迫的速度來處理歌詞。
詠敘調(Arioso):是介於詠嘆調和宣敘調之間的演唱方式,它比詠嘆調更有朗誦性,但又不如宣敘調那麼像說話。
在音樂作品中持續重複的一個旋律、和聲或節奏叫做固定反复(ostinato)。當這種反復出現在低音時叫做固定低音(basso ostinato)。
第12章巴洛克中期的器樂
器樂超過聲樂成為主流。作曲家開始符合特點的寫作(idiomatic writing),利用了特定的人聲和樂器的長處,並避免了它們的弱點。
序曲(overture)是為一部大作品,如歌劇、清唱劇、芭蕾舞或舞蹈組曲的“開場”而創作的管弦樂。
奏鳴曲(sonata)是一種器樂的室內樂。
協奏曲(concerto)是一種以獨奏者和管弦樂隊之間友好競賽為標誌的音樂作品。
旋律模進(melodic sequence)是指一個音樂動機相繼在音階較高或較低的音級上的重複。
早期和中期巴洛克特點(1600-1710)
旋律:級進運動較少,更大的跳進、更寬的音域和更多的半音反映了炫技性獨唱的影響。
和聲:通奏低音演奏穩定點的自然音和弦支持旋律,清晰而明確的和弦進行開始發展,調性減少到大調和小調。
節奏:有規律地重複的、有驅動力的節奏。
色彩:音色變得豐富多彩看,力度的突然轉換(階梯式力度)反映了巴洛克音樂的戲劇性。
織體:和弦式的主調織體占主導地位,頂端和底部的旋律線條是最強的。
形式:詠嘆調和器樂作品經常運用通奏低音的手法,回歸曲式在大協奏曲中出現,奏鳴曲和管弦樂組曲的大部分樂章採用二部曲式。
第13章晚期巴洛克巴赫
並沒有發明新的形式、風格、技巧或體裁,而是對他們的音樂前輩所建立的那些東西進行精煉和提高。
賦格曲(fugue):一首兩個、三個、四個或五個聲部演奏或演唱的作品,開始於一個主題,由各聲部加以模仿(呈示部),接著是對自由對位的轉調部分(插部)和主題進一步的出現。
持續音(pedal point):通常是一個低音,它持續或重複一段時間,同時圍繞著它的和聲產生變化。
華彩樂段(cadenza):協奏曲樂章的尾部由獨奏樂器單獨演奏的展示性段落。
第14章晚期巴洛克亨德爾
晚期巴洛克:1710-1750 
旋律:更長、更擴展和更不對稱,慣用的器樂風格影響了聲樂旋律。
和聲:功能的和弦進行支配了和聲的運動,和聲有目的地從一個和弦移動到下一個。通奏低音繼續提供強有力的低音。
節奏:激動的、驅動性的、有活力的節奏推動著音樂向前,“行走”低音造成節奏有規律的感覺。
色彩:器樂為主,一種音色在一個樂章或樂章的大部分貫穿使用。
織體:主調織體仍然是重要的,複調織體再次出現。
形式:奏鳴曲和管弦樂組曲中的二部曲式,詠嘆調中的返始詠嘆調,賦格曲中賦格手法的運用。
第15章古典主義風格
把一個特定時期(1750-1820)的音樂叫做“古典主義”音樂(Classical)。
一種新的歌劇形式—喜歌劇成為了社會變革的有力工具(comic opera)。公眾音樂會出現,中產階級從貴族手中取得了對高雅文化的控制權,古典音樂成為了公眾的娛樂。鋼琴出現了。
古典風格的元素:
旋律:主題經常是優美的,動人的,甚至是如歌的。不僅旋律簡單而短小,而且樂段喜歡用上下句或“問答式”的成對樂句加以組織。
和聲:主調更多,複調更少。
節奏:更加靈活,使古典主義旋律與和聲停停走走的特點變得生動起來。
織體:更關注創作迷人的旋律,不再有獨立的複調線條層層疊加。對位的減少造成了一種更輕的、更透明的音響,特別是在織體的中間區域。
古典主義音樂的戲劇性:一部作品的情緒在幾個短小的樂句中就可以迅速的改變。
第16章古典主義作曲家:海頓與莫扎特
維也納當時是古老的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由於有很多贊助人,維也納吸引了來自整個歐洲的音樂家。
接下來介紹海頓和莫扎特。
第17章:古典主義的曲式:三部曲式和奏鳴曲-快板
三部曲式: ABA(||:A:||:BA:||) 
如果一首三部曲式的作品是小調的,對比的B段通常在所謂的關係大調(relative major)上。
小步舞曲(minute)不是一種曲式,是一種舞蹈體裁。
三部曲式: A(小步舞曲) B(三聲中部) A(小步舞曲)
                   |: A :||: BA :| |: C :|| DC :| ABA 
奏鳴曲-快板形式:
具有戲劇展示、衝突和解決的潛力。奏鳴曲是多樂章的體裁,奏鳴曲-快板形式是一個樂章。
||引子||呈示部:主部-連接部-副部-結束部||展開部:任何或全部主題的發展-第二連接部|再現部:主部-副部-結束部||尾聲(可選)|| 
呈示部(exposition),作曲家提出樂章的主要主題。以主部主題(或主題群)開始,而且總在主調上。然後出現連接部(transition或bridge),把音樂從主調帶到屬調(如果樂章是小調,則從主調帶到關係大調),並準備好副部主題的到來。呈示部通常包括一個結束部(或主題群),經常只在主和弦和屬和弦之間擺動。和聲的穩定說明呈示部已近尾聲。在最後的終止式之後,整個呈示部需要反复。
展開部(development):主題材料的進一步展開在這裡出現。主題可以被擴展或變化,或者縮減成幾個音。當一個以上的主題同時出現時,戲劇性的衝突可能發生。不僅戲劇性得 ​​到發展,和聲上也經常是不穩定的,因為音樂要迅速從一個調轉到另一個調。只是到了展開部的結尾,調性的秩序才得到恢復,經常出現屬持續音。當屬和弦(V)最後讓位於主和弦(I)時,再現部就開始了。
再現部(recapitulation)不是呈示部的精確的反复,但用同樣的順序演奏了同樣的音樂材料。經常發生變化的只是連接部的改寫。
引子、尾聲是可選部分。
第18章古典主義曲式:主題與變奏,迴旋曲式
變奏的兩種方式:(1)改變主題自身。(2)改變主題周圍的因素(伴奏)。
迴旋曲(rondo)有一個單獨的、不變的主題(疊句)在一遍又一遍地返回。
第19章古典主義體裁:器樂
體裁指音樂風格的特殊性質、表演的手段,甚至與一類音樂相聯繫的演出場所。
交響曲(symphony):採用快-慢-小步舞曲-快的形式。
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r):每個聲部只有一個演奏者,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奏鳴曲(sonata)是一種三個樂章(快-慢-快)的作品。
協奏曲(solo concerto):為廣大聽眾而創作的一種大型的、三個樂章的作品。
 華彩樂段(cadenza):獨奏者單獨演奏各種快速的音階、琶音、以及前面出現的主題片段,構成一段幻想曲式的即性演奏。
第20章古典主義體裁:聲樂
歌劇是戲劇,但是戲劇靠音樂來推動。喜歌劇引進了聲樂重唱(vocal ensemble),它允許情節更快地展開。不是等待每個角色相繼演唱,而是三個或更多的角色同時表達他們自己特定的情感。
第21章貝多芬:通往浪漫主義的橋樑
古典主義:1750-1820 
旋律:短而均衡的樂句建立調性旋律;聲樂對旋律的影響比器樂的影響更大。經常出現的終止式帶來輕鬆、愉快之感。
和聲:和弦變化(和聲節奏)比率的戲劇性變化,產生力度的改變和流動;阿爾伯蒂(Alberti)低音的簡單和聲進行,產生更多的活力。
節奏:更多樣式的休止和進行節奏;單一樂章中有更大的節奏變化。
音色:樂隊規模更大,新的樂器。
織體:主調;薄而淡的中低音區,因而輕而透明;複調風格退居次要地位,主要是對比。
形式:一些標準的曲式出現在很多古典音樂中:奏鳴曲式-快板,主題與變奏,迴旋曲式,三部曲式(為小步舞曲和三聲中部),以及雙呈示部(為獨奏協奏曲) 。
第五部分浪漫主義:1820-1900 
第22章浪漫主義導論
對自由、對大膽的行為、熾熱的情感和個人表現的新的渴望。
浪漫主義經常被定義為對古典主義的理性、法則、形式和傳統的反抗。藝術家們關注人類的想像力和大自然的奇蹟。
19世紀中葉,有創造力的音樂家的地位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們創作的音樂也因此從娛樂轉變為藝術。音樂不是給欣賞者帶來即刻的歡樂,而是要滿足作曲家深層的創作衝動。他們成了藝術家內在個性的延伸。
我們對作曲家的看法,怎樣看待藝術作品,能夠期待在一場音樂會上期待聽到什麼,甚至在一場演出中的舉止,都並非古已有之的永恆理想,而是浪漫主義時期所創造的價值觀。在許多方面,19世紀早期興起的對藝術和音樂的看法,至今依然支配著我們的思想。
浪漫主義音樂的風格:
旋律:變得寬廣,強有力的音流好像要把聽眾捲走似的。變得更長,更加靈活,形式更加不規則。
和聲:創造了半音和聲(chromatic harmony),是在全部12個音的半音音階內部的另外五個音(半音)上建立的和弦,產生了使我們聯想到浪漫主義音樂的豐滿而華麗的音響。鼓勵大膽的和弦轉換。通過新的、驚人的不協和音將“浪漫的”情感注入他們的音樂。延長的不協和音,適合於常見的愛情題材的音樂。
速度:更加自由。
結構:向大型和小型發展。
音色:有表情,更大規模,更大音量。
指揮家和演奏家:較之前更加重要。
第23章早期浪漫主義音樂:藝術歌曲
藝術歌曲(art song):為獨唱和鋼琴伴奏而作的具有很高的藝術靈感的歌曲。
聲樂套曲(song cycle):許多首單獨的歌曲緊密地組合起來,講述一個故事或者表現一個主題。
通譜體(through-composed)以旋律與和聲材料總在變化為特點的音樂作品,從頭至尾一直是在發展著,沒有明顯的重複。
第24章早期浪漫主義音樂
標題音樂(program music)是器樂曲,為交響樂隊創作,尋求對一些非音樂素材中描繪的事件和情感進行聲音再創造。
交響詩(symphonic poem):單樂章的管弦樂作品,用音樂來表現與故事、戲劇、政治事件或個人經歷有關的情感和事件。
第25章早期浪漫主義音樂:鋼琴音樂
技術改進,使鋼琴的表現力增強。19世紀中葉,鋼琴裝上兩個踏板,左邊是弱音踏板(soft pedal),主要是通過轉換與琴弦相應的錘子的位置來弱化音量。右邊的踏板是延音踏板(sustaining pedal),它能夠使琴弦在演奏者的手離開相應的琴鍵後繼續發聲。
介紹肖邦和李斯特。
第26章浪漫主義歌劇:意大利
19世紀常被稱為“歌劇的黃金時代”。意大利作曲家將他們的精力集中在獨唱中的旋律,即美麗的歌唱藝術,或美聲(belcanto)上。威爾第通過創造一種新型的宣敘調和詠嘆調來創作出強烈的激情和不停頓發展的情節。宣敘調仍然是敘述情節,詠嘆調仍然是表現角色的感情狀態。但威爾第用樂隊伴奏的宣敘調取代了簡單只用數字低音伴奏的宣敘調,這使得演員的表演更加順暢地從樂隊伴奏的宣敘調過渡到樂隊伴奏的詠嘆調或反之,而沒有織體上的劇烈改變。至於詠嘆調,威爾第帶給了它一種新的張力。
卡巴列塔(cabaletta)是一種快速結束性的詠嘆調,其中音樂的加速允許一個或更多的獨唱者在一場或一幕的結束處,在舞台上競相演唱到最後。
第27章浪漫主義歌劇:德國
德語國家土生土長的歌劇統稱歌唱劇(singspiel),是一種音樂喜劇或輕鬆的音樂戲劇。
瓦格納的樂劇(music drama)是一種為舞台創作的音樂作品,其中所有的藝術—詩歌、音樂、表演、啞劇、舞蹈和佈景設計—都作為一個和諧的整體而發揮著作用。這樣一種藝術的聯合體,瓦格納稱之為“整體藝術品“。
主導動機(leitmotif):是一種短小而獨特的音樂單元,代表著一個人物、事物或觀念,它們多次反復出現,以便促進戲劇的進展。瓦格納的主導動機通常不是被唱出,而是由樂隊奏出的。
第28章19世紀現實主義歌劇
19世紀下半葉在歐洲興起了一種與當時社會的真實性更加一致,它被稱為現實主義歌劇(realistic opera),因為這種題材用現實主義的手法探討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哈巴涅拉(Habanera)在音樂上是指19世紀在西班牙人所屬的古巴發展起來的一種舞蹈歌曲,它在音樂風格上的來自非洲和拉丁的影響可以從下行的半音音階和靜止的和弦運動(每小節的強拍都落在低聲部的D音上),以及不斷重複的節奏型中看出。
第29章音樂和民族主義
政治影響音樂,一些國家統一,一些小國取得獨立,他們各自都通過藝術的表現來強調其文化個性。
介紹穆索爾斯基和德沃夏克。
第30章晚期浪漫主義的管弦樂
在19世紀最後幾十年,管弦樂逐漸成為歐洲音樂界的霸主。樂隊規模不斷擴展,演奏的音樂體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
浪漫主義交響曲的模式仍是古典主義時期的四樂章的結構模式:(1)快板、(2)慢板、(3)小步舞曲或諧謔曲、(4)快板。但交響曲規模上越來越大,其結果是作曲家創作的數量越來越少。
介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馬勒的音樂。
浪漫主義總結:1820-1900 
旋律:悠長而如歌的旋律線條,帶有強有力的高潮和有表現力的半音。
和聲:更多的半音使用使得和聲更加豐富和色彩化;富有表現目的的突然的遠關係轉調;表現痛苦和渴望情感的更多的不協和音。
節奏:節奏靈活,但經常變化緩慢,因此節拍不清晰,速度可以波動很大(自由速度),速度也可以非常慢。
色彩:樂隊規模變得非常大,樂器增多。表現力增強。
織體:主調織體為主,但由於樂隊更大而變得密集而豐富,鋼琴的持續踏板也增加了織體的濃度。
形式:沒有新的曲式,而是傳統曲式,但長度擴展了,傳統曲式也運用於像交響詩和藝術歌曲這樣的新體裁。
第31章印象主義音樂
19世紀末在法國興起的反對德國浪漫主義音樂的運動被稱為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在音樂家方面,他們從視覺藝術中找到靈感。
介紹德彪西的音樂。
印象主義:1880-1920 
旋律:從短小的音響敲擊到悠長的、自由流動的旋律線條,十分多樣,旋律很少是如歌的,經常在起伏波動的音型中快速地轉動,半音階、全音階和五聲音階經常取代通常的大小調音階。
和聲:主調織體為主,三和弦被擴展為七和弦和九和弦,這些和弦經常平行運動。
節奏:通常是自由而靈活的,帶有不規則重音,有時造成難以確定節拍,節奏的固定反复的運用帶來靜止而不是運動的感覺。
音色:旋律的主奏樂器多為木管和銅管樂器,很少用小提琴;被寫出的獨奏樂器更多表現的是自身的色彩,就像它演奏的旋律線一樣重要。
織體:可以從輕薄到厚重產生很多變化,鋼琴的延音踏板經常用於製造水波的音響,從低到高或從高到低快速跑動的滑奏。
形式:很少使用包括整齊反复在內的傳統曲式,作曲家嘗試發展出一個獨特的並特別適合每部新的音樂作品的曲式。
第32章異國情調
作曲家受中國等亞洲國家音樂,還有西班牙音樂的影響。
第33章音樂和藝術中的現代主義
20世紀早期的音樂風格:
1.旋律:更多的棱角和半音。
2.和聲:不協和音的解放,新的和弦,新的系統(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
3.節奏:新的不平衡的節奏與不規則的節拍。
4.音色:從新的來源獲得新的音響。
第34章20世紀初的現代主義
斯特拉文斯基的創新:令人震驚的管弦樂隊、不規則的重音、多節拍、多節奏、固定反複音型、不協和的多和弦、情節。
勳伯格:十二音體系。
第35章俄國和東歐的現代派
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和巴托克的音樂。
第36章三個美國人的聲音
艾夫斯、科普蘭和茨威利希的音樂。
第37章後現代主義音樂
平等、多元的音樂世界。
電子音樂、偶然音樂、亞當斯與簡約派、譚盾與全球化。
現代主義:1900-1985 
旋律:音域寬廣的跳進旋律,經常通過八度移位的運用產生半音的、不協和的、棱角分明的重音。
和聲:高度不協和,多調性,無調性
節奏:生動有力的節奏。
音色:本身成為形式和美感的動因。
織體:和作曲家創作的音樂一樣富 ​​於變化與個性。
形式:一系列極端。
後現代主義:1945-今
風格傾向不能再辨別出來。高藝術和低藝術之間的界限消除了,所有藝術或多或少具有同等價值。用電子音樂和計算機進行實驗。公認的音樂基本原則經常被放棄。敘述的音樂(有目標定向的音樂)被拒絕了。機遇音樂。西方古 ​​典音樂傳統以外的樂器的使用。記譜方式的變革。
第38章布魯斯與早期爵士樂
布魯斯(blues)是源自19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美國南方的一種黑人民歌。(所謂藍調音樂嗎?)布魯斯通過口傳方式流傳:表演者直接從另一表演者那裡學習而無需記譜的音樂。
爵士樂(Jazz):是一種活躍的、精力旺盛的音樂,帶有跳動的節奏和閃爍的切分音,通常由一個小型的器樂組合(小樂隊)或者是更大型的組合(大樂隊)演奏。
第39章戰後爵士樂
爵士樂更加抽象,更不悅耳,拍子更不清晰,逐漸遠離大眾關注。
第40章叮盤巷和百老匯音樂劇
溫什格和伯恩斯坦的音樂。
第41章搖滾樂:叛逆的音樂
搖滾樂這種體裁在1950年前後出現於美國南部。聆聽練習答案(個人版,請指正)1. bbacbaa bacabb bbcbbab 2. 3/4, 2/4, 2/4, 3/4, 2/4, 3/4, 3/4, 2/4, 3 /4, 2/4 3. ccabcacaab4.大小小小大大大小大小5. 1:14 1:30 1:48 1:56 2:04 2:21 2:37 2:45 2:53 3:10 6. 16,8,8,16,16,8,8,16,16,16 7. ccaaa adbcb 8. 0:09, 0:12, 0:20, 0:34, 0:39, 0:44 , 0:58, 1:02, 1:09, b 9.雙簧管,大提琴,長笛,低音提琴,單簧管,大號,長號,法國號,小提琴,大管10.單簧管,單簧管,低音提琴,長笛,長笛,長號,單簧管,長笛,長笛,單簧管,單簧管,     中提琴,單簧管,單簧管,中提琴,大提琴,中提琴。11.單簧管,長笛,大管,大號,單簧管,單簧管,長笛,單簧管,長號,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單簧管,大管,長笛,法國號,單簧管,大管,小提琴,大提琴。12.單,复,單,主,單,复,复,單,复,主。13. A,B,C,B,A曲式結構為:ABCBA      A,B曲式結構為:AB      A,B,A曲式結構為:ABA      A,B,A曲式結構為:ABA      A, B曲式結構為:AB 14.复,聖,复,聖,复,聖,复,聖,复15. 0:46, 1:09, 1:33, 1:40, bbabcc 16. bcaca ccaab 17 . bcaaa bcaab 18. baabb bacba 19. babac ddbcb 20. caabb aacac 21. baaab cabdb 22. bbccb aaabd 23. bbccc cbbbd 24. bcada bbaad 25. acbab acabc 26. babac acccd 27. cbbac abcaa 28. dcbbc abbab 29. cacab aabcb 30. cbbbc caabd 31. MBBMBMMMBB32. baaaa babca 33. ccaaa bbaaa 34. aadbc abbca 35. abcaa cbcbb 36. bbdbb bcaba 37. caaaa bbbdd 38. cbbab dcaaa 39. ccabb cabaa 40. bbbab bbcbb 41. bbbaa cdaba 42.是是是否否否是否是更多43. ehbgaffdac 44. dabbb cbaca 45. caaac abbab 46. abbca abcab47. bbaba bbaaa (全文完) 

Source:https://book.douban.com/review/6404967/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