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晴耕雨織,還有塔希提與遠方



拆開《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忍不住一口氣念完,心裡想著若能如此度過一生也能高攀“幸福”了。打小受了太多的大理想、大道德教育,生活學方才靠著“小春日和”式的書一點點滋補起來。

不過,想想書裡這一對受到尼轟國追捧的老夫婦的田園生活,又覺得,人嗎,多半都是在所謂的“幸福生活樣板間”裡走走轉轉,擷一點靈感裝點自己意趣索然的大眾臉生活,只有極少數人願意帶著微笑或狂喜把一種生活活到極致。狂喜者固然燦爛,卻容易玉石俱焚;微笑者呢,卻坐擁了今天以及明天的小春日和。

小春日和是晚秋到初冬陽光和美的好天氣。不冷不熱,大自然的顏色還在,陽光卻被未來的冷意洗掉了躁熱。這剛剛好的溫度,也適用於“閒敲棋子落燈花”的平靜心情吧。懷著這樣的心,不論工作或是生活,人都更有耐力去面對長達一生的艱辛。津端老夫婦就在這樣的心境上種養了兩個人的一輩子。

他們的生活很簡單,男主外女主內,煮飯睡眠勞作,或用“晴耕雨織”這個略感傳(nan)統(quan)的說法。身為建築師的丈夫修一相信“城市需要森林”,親自修建原木房子,打點菜田,並種下一百八十棵樹。富家小姐出身的英子婆婆則在小小的廚房焙製餐點、在廚餘做手工編織,向兒女親自垂範什麼是好的飲食和生活。

然而每一樣簡單都浸透著務求精緻的用心。比如修一會格外細心地在田裡插上黃色的指示牌,提醒毛手毛腳的老婆婆,這兒有低垂的樹枝“請注意,會疼哦”,那是小鳥的澡盆,“歡迎來洗個澡吧”。到處張掛留言板,用簡筆漫畫認真記錄每一天的快樂:80歲的童心摻了愛意,再年老的芳心都能輕鬆撩動。英子女士呢,一定要按照季候變幻調色弄味、定制風味點心,並拿一生積攢的美麗餐具和手織棉麻為房間換裝。她生性灑脫,不計較錢也不計較煩忙,侍弄青菜製作果醬的忙在打點三餐的忙碌裡穿針走線,透著從容的瀟灑。親手烤培根、做年糕、草莓醬、果醋菠蘿、栗金團、柚餅子,每個季節都有儲存時鮮的方式,一季季做下來便成了儀式……僅僅是追隨書裡披露出的菜譜,也能給餐飯添一些陽光雨水的味道吧。

老人的生活又不止於眼前的平靜耕織,愛好帆船的修一,下一個夢想是駕著帆船遊玩塔希提島。就是那個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安放了高更不羈餘生的浪漫原鄉。英子一生都在支持丈夫的事業和頑童心,塔希提的追浪夢想大概也為期不遠了。

閱讀這種生活的過程和咂摸汪曾祺筆下的食物,和一字字念《閒情偶寄》、念《隨園食單》、念《茶經》的恬適快樂是非常相仿的。不過,後者有一種士大夫們在做完或吹破了兼濟天下的狂夢後,終於能獨對時間的平和。津端夫婦的極致大概在於,他們直接跳過了天下理想的負累,把一家子的好生活同時當作活著的意義和表象。

仔細想來,這不正是文藝青年們呼聲甚高的生活麼:不只有眼前的晴耕雨織,還有塔希提和遠方。然而並沒有那麼簡單。電子科技和機械的包圍太多了,把人從土地從自然裡生生抽離出來,時間也被他者化,只有在一團亂麻式的忙碌和影視劇提供的生活裡,我們才知道該如何過活。遇見津端夫婦混合了泥土氣息和老者智慧的生活,難免會有一種失物招領般的驚喜和佩服。

但又有多少人能領回這麼活著的本領呢。修一先生看來,重要的是要保持“看見,感受和驚奇的心”,他不留情面地戳穿人們的虛張聲勢,“現在的年輕人忙忙碌碌,疲於生活,他們所處的環境乍看之下彷彿一個新新世界,其實那一切也許只是個假象。”

Source: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872768/
技術提供:Blogger.